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之萬里長城
錄入時間:2013-11-12
點擊次數:2027
萬里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力量與智慧的結晶。
萬里長城長達8851.8千米,最終建成耗時長達2000年。始建于公元前475年。在明朝(公元1368——1644年),長城進行了大改造,新增了瞭望塔、城垛、大炮,有些高于海平線達980米,無法想象用于粘固石頭的粘合物竟是糯米粉??⒐r間為公元前204年。
長城到底有多長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修建長城超過5000公里的有二個朝代:一是秦始皇時修筑的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二是漢朝修筑的西起河西走廊,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1萬里以上。這些長城的遺址分布在我國今天的北京、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內蒙古、河北、新疆、天津、遼寧、黑龍江、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
鳥瞰長城
由于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談的長城主要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指的是明長城的長度,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畔。
國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而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明代長城的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長城的修筑歷程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筑,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智慧,流盡了血汗,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跡。
夜幕下的長城
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生產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制磚瓦作坊。因此磚的制品產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墻內外檐墻都以巨磚砌筑。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筑材料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筑城墻,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
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筑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筑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復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墻身是城墻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筑的比較低,萬里長城(12張)平坦的地方構筑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墻身是防御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墻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并行。墻身由外檐墻和內檐墻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外檐墻是指外皮墻向城外的一面。
構筑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墻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墻身的收分,能增加墻體下部的寬度,增強墻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墻雄偉壯觀。內檐墻是指外皮墻城內的一面,構筑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筑成垂直的墻體,關于外檐墻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墻體厚度為準,這里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筑方法以扁砌為主。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古長城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肯定了它,接著司馬遷又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之后的每一個朝代修筑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筑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于修筑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
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